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剧增,亲近自然、放松休闲的森林逐渐俘获了大众游客的心,引发新一轮的森林旅游热潮。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7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3.9亿次,占据国内旅游人数的28%,创造社会综合产业11500亿元,成为产值万亿的火爆产业。
森林旅游是指人们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为依托,所开展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说,把依托“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开展的各类旅游活动统称为森林旅游。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作为提高森林多功能利用、促进林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森林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加强,新兴业态百花齐放。森林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旅游+”战略引导下,旅游业与体育、康养、研学等深度结合是大势所趋。
传统旅游时代,旅游产品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也较低。伴随着优质旅游的时代需求,以及森林旅游逐步由低级阶段想高级阶段发展,观光型的森林旅游面临转型。新时代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森林旅游业可谓是在生态园林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森林林场和保护区的改造,为人们创造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森林旅游要逐步的打破传统的开发形式,将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不仅要看到壮阔的自然景象,还要通过触觉、嗅觉和听觉的体验,同自然环境真切的融会,真正的舒缓心情,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同时,这一转型也是现代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生活的构建中加强了重视,并在较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中,需要全方位了融入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型的旅游方式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的森林旅游开发中,都是在旅游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森林环境进行改造,并实现人们观赏的目的,虽然创造了精致的景区,但是对于生态环境却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没有结合森林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未来的森林开发中,需要将人工景观向生态景观转型,以原有的自然环境为中心,通过人为的设计与施工,合理化安排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利用栽种不同种类的树木,改善当地的土质环境,并进行人工湖、水上乐园等施工建设,为动物和昆虫们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丰富了森林的旅游项目。
整体设计是以对森林景观进行全面分析和设计,是多目标多功能的设计。既为区域内的风光进行设计,也为森林内影响景观的保护、管理等进行设计。它将取代单一的、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而忽略其它因素进行设计的单一景观规划设计。
森林旅游在早期的景观开发设计中,对景观资源的平等对待现象导致了把任何景观与旅游项目都列入规划中,造成主题分散、杂乱无章、毫无特色的景观组合。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总结,景观规划设计己逐步走出大而全的误区,规划更讲究对森林旅游资源特色评价和客源特点的分析,以此来确定森林公园的主题和个性。
在森林旅游的开发中,都是设计人员根据目前的旅游动态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这种在少数人参与的设计中,存在功能理性的特点,并没有在公众的实际需要中获取开发灵感。在未来的森林体验型景观的设计中,就要打破传统的设计观念,通过在民众中采取意见的形式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人们的森林旅游要求。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丰富多彩的游客体验呼吁着森林旅游产品的业态创新,“旅游+”战略为森林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通过将森林旅游与交通自驾、森林康养、运动休闲等结合,突破了森林产业单一产业链,使其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森林旅游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伴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小客车数量的普及,房车旅游、自驾游、露营迎来了爆发点。将森林与露营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山庄与营地。
山庄或旅馆的建筑要与森林的生态环境相吻合,尽量采用林木和竹、石、草等就地可取的原始材料搭建树屋等建筑;营地可以设木屋、竹屋、吊床或帐篷,游客在森林中可以充分地享受户外森林氧吧的舒适和乐趣;度假村寨应该尽量富有野趣,如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瀑布餐厅,牧羊犬大楼、鹦鹉螺式房屋的森林仿生建筑等等,让林中的休息和住宿别有一番情趣。目前在北京周边、江浙一带等出现了很多主打亲子游的森林小木屋,为游客打造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住宿体验。近年来,不少机构将森林营地、特色山庄与亲子游、研学游相结合,打造出了众多旅游新业态,为亲子游市场开辟出一条新路。
森林公园中除了山庄、营地和度假村寨外,还需要有多个林中乐园,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森林旅游的乐趣。林中乐园的游乐项目有很多,如探秘游戏“树桩迷宫”、树干上的森林动物园、观鸟吧/平台等;可以惬意地乘坐林间的秋千、也可以挑战林地体能营;树林中架设有穿越林海、跨越山涧的木栈道,可以供游客休息、停留,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林中乐园的选址必须十分仔细,一要有足够大的林中空地;二要有很好的森林景观;三要考虑森林旅游的整体布局。
任何旅游景区,总要有几处特别令人震撼的王牌景点,或是绝招的玩点,为景区增强市场轰动力和对游客的诱惑力。要善于发现森林中最有特色、最有价值的部位,并且赋予奇特的创意,通过旅游规划打造出可以称得上“王牌”的旅游精品。例如,重庆茂云山森林公园里发现的独具特色的天坑,可以借势建造一个天下无双的“天坑花园”;依托林木营造的绿色大环境环境因地制宜种植特色主题植物,根据季节确定不同的层次和色彩,营造五彩斑斓花海的景观效果,形成“五彩森林”。推出像这样的“王牌”景点,将成为森林公园中具有魅力的核心吸引产品。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养身心、调试技能、延缓衰老为目的地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如森林温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等。如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西溪森林温泉森林康养基地。西溪森林温泉森林康养基地位规划总面积781.83公顷,已投资约2.28亿元。目前森林温泉康养基地已显现出了美轮美奂的形态,温泉区域中的50多个温泉泡池如同梯田一般,层层相依,茅草为顶,与外部的真梯田相映成趣。温泉区方圆几十公里范围为生态森林区,林木覆盖面积广,负氧离子含量更高达120000个每立方厘米,拥有得天独有的原始生态环境资源,使整个景区浴沐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据统计,自试营业以来,年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年营业总收入1500万元以上。
森林婚礼越来越受到年轻情侣的青睐,因此,以情侣或新婚夫妇为目标市场,通过种植彩叶树种改造林相,利用森林的浪漫色彩,依托地形特征,打造森林婚庆产品。以森林为载体,进行景观生态性改造,增设简单设施,营造具有一定私密性和浪漫性的休闲氛围,开展情侣树认养、特色手工纪念品制作、情书书写、情侣木屋、婚纱摄影等特色参与性旅游活动,使之成为周边地区具有较强浪漫色彩的婚庆场所。建设具有浪漫风格的木屋,充分考虑木屋的私密性和浪漫色彩,突出红红火火、天长地久等吉祥祝福的文化内涵。
如大连燕窝岭婚庆公园。燕窝岭景区位于大连滨海路中段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一边是海,一边是山,可谓山海之间。景区山脉为东西走向,形成一条长约1公里的山岭,因常有黑燕飞来,故名“燕窝岭”。燕窝岭婚庆公园依托丰富的山、海、森林资源,融入爱情元素,体现了文化的个性化、景观的体验化和形式的创新性等,为游客带来多样化的视觉体验以及精神上的享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主题公园注定引人瞩目。此外,通过在爱情公园里开展婚恋博览会、打造婚恋摄影、影视拍摄基地等则可进一步拓宽其产业链,凸显更高价值。
注:素材来源网络,博雅方略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