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丨速览!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全局性统领性和标志性的重大制度创新。今天,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等。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兴起于美国,随后在世界范围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1969年,国际保护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的“国家公园”定义为“一个国家公园有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通常没有或很少受人类占据及开发影响,物种具有科学、教育或游憩的特定作用,或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国家最高管理机构采取措施阻止或取缔人类的占据和开发并切实尊重生态、地貌或美学实体,并设立国家公园;观光以得到批准的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

国家公园强调生态完整性,因此一定是相当大的体量,它的生态功能才能完整实现。国家公园能够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对重要生态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长效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遗产。

当前,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模式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兼有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多种保护类型。由于大多数保护区是在抢救性保护的理念下建立的,存在缺少系统科学设计,管理部门多、交叉重叠、职责不清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生态学家葛剑平说:“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从国家层面理顺这些问题,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以我国首个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试点的目标就是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整合起来,实行垂直管理,形成合力,实现生态的科学管理、科学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

国家公园建设原则

1、科学定位、整体保护。

坚持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保护与利用,对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确定国家公园的范围。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对国家公园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2、合理布局、稳步推进。

立足我国生态保护现实需求和发展阶段,科学确定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将创新体制和完善机制放在优先位置,做好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的衔接,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3、国家主导、共同参与。

国家公园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新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广泛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

二、国家公园发展历程:

2013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整合建立一批国家公园”。
2014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5年工作要点》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大纲》。国家公园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发改委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启动为期3年的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部分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做出了要求。
2016年1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提出“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一些自然遗产。要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提出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并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制定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构建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

三、试点推进顺利 完成第三方评估验收

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正在开展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区涉及12个省份,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2.3%。
2020年7月—12月,国家林草局委托中国科学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6家单位的26位专家,组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验收工作组,对10个国家公园试点区的自然禀赋和试点工作情况开展评估验收。
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到目前为止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去年国家林草局专门聘请第三方,对10个试点进行了评估验收。通过评估,应该来说,通过体制试点形成了一批很好的经验和成果。

四、第一批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的31.16%。这也是目前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正在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以自然修复为主,保护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等源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维护和提升水源涵养功能。

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旨在进一步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试点区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其中四川占74%。
国家公园试点区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廊道建设,连通相互隔离的栖息地,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通过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通行提供方便。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选址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区占71%,黑龙江省片区占29%。
该试点区旨在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其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当地发展之间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也是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武夷山国家公园

位于福建省北部,试点范围包括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总面积982.59平方公里。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上一篇:博雅视野 | 文旅IP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 | 城市商业如何衍变?“开放式+街区”或成新主流!